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嚴重打擊各行各業,但過去很多大事都難以與之比擬,疫情原本並非經濟因素,但在無法控制的狀況下恐將成為今年衝擊全球經濟的破壞王。目前經濟學家們都在爭論全球經濟在疫情過後將以什麼形態複蘇,“V”形軌跡是早期最受歡迎的一種說法,但不少人均充滿疑惑,更多人開始擔心經濟將呈現“U ”形反彈,悲觀的人更預期“L”型、“W”型軌跡…究竟全球經濟將如何發展,企業將面對怎樣的挑戰?
彭博經濟學家撰文表示,隨着疫情蔓延,全球經濟惡化使香港服務業的需求將大減,料香港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將跌逾11%,旅遊業和酒店餐飲業將下降超過70%,貿易出現雙位數跌幅,金融業溫和放緩。到底環球經濟將以怎樣的形式反彈?香港將要面對怎樣的挑戰?我們綜合一下經濟學家們的預測作出分析:
問:全球經濟衰退軌跡將會怎樣? V形,U形,L形還是I形?
答:曾準確預測2008年金融海嘯、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Nouriel Roubini)預防經濟衰退的軌跡將會是I形發展。他指出,如今全球GDP下降的速度比全球金融危機甚至大蕭條的時候都要快,預計到了第二季度,美國和歐洲的增長水平將變得更糟糕,或放緩15%到20%。
問:疫情對全世界經濟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哪裡?
答: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認為,疫情增強了不確定性,同時衝擊了需求和供給。處於南半球的發展中國家也可能會有大爆發,或對全球股市和國際貿易帶來巨大的影響,料需求將大幅萎縮。另外,雖然網絡購物和線上娛樂行業有較好的增長,但是線下產業受到巨大影響。疫情同時衝擊供應商,同時衝擊城市和農村。
問:疫情對什麼企業的負面衝擊最大?
答:穆迪副總裁Benjamin Nelson稱,依賴貿易和人員自由流動的部門受到的影響最大。 至於Business Insider則指出,這將重創航空公司、船運、酒店和餐館。根據清華大學對私營企業的調查,發現中國約85%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很難捱過三個月。林毅夫認為,如果疫情和封城措施持續下去,加上國外出口市場的倒塌,大多數中小私營企業很難活下去。
問:不同國家的策略及帶來的經濟影響?
答:中國、意大利、法國等國已實行了嚴格的封城措施,經濟受到較大影響。德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行業暫時停,當中化學產品行業因為國際供應鏈較長,受到了最大影響,還有航空業、酒店、旅遊和藝術娛樂行業,德國目前已經關閉了90%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