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許多城市都有標誌性的摩天大廈,但香港的摩天大廈規模及數量遠遠超越其他城市。目前香港有約4.2萬棟建築,當中包括8,000棟高樓,高度超過100米的摩天大廈更超過1500棟。不過「針沒兩頭利」,在享有此「榮譽」的同時,耗能量亦高企。有數據顯示,香港高層建築就消耗了90%的城市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更佔香港60%,促使香港綠色建築運動蓬勃發展。本文將列出三個極具借鑒學習價值的摩天大廈節能措施。
節能措施:最新智能物聯網技術(IoT)、太陽能電池板
效益:環球貿易廣場是全球首座建築物採用雙層玻璃幕牆建造的,空調系統佔建築總耗能70%,應用智能物聯網後,實時監測每樓層的溫度、污染水平以及冷卻能源使用量,進一步優化耗能量。
據統計,自2012年,環球貿易廣場進行各種節能措施後已累計節能能源1,500萬千瓦時,相當於4,500多戶三口之家的家庭年平均耗電量,碳排放減少10,000噸,致力2050年實現政府設定的淨零碳排放的目標,難怪成為全球綠色建築排名百分之前三。
節能措施:人工智能建築管理系統、廢物轉化生物油系統、太陽能電池板、新型節能風扇(EC塞式風扇)
效益:2018年竣工,按最高綠色環保建築標準建設,耗能量比香港其他普通高層寫字樓低大約29%,這歸功於先進節能和管理系統,有效提高能源效率,減少建築物的總耗能量,為大廈每年可節省300萬元的電費。
節能措施:改造樓宇達到21世紀可持續的標準,包括更新陳舊機械、電氣系統、更換大廈外觀玻璃、新裝節能人工照明系統、改善空氣處理裝置、增加通風流量的控制系統(DCV)
效益:這座有38年歷史,當年屬香港最高的寫字樓,2012年進行重大改造,更新後僅允許5%的太陽能傳至室內,降低室內溫度和空調需求,這些更新為大廈總共節省了超過10%的電力,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1,370噸,相當於20萬棵松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