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企業都將 社群行銷 策略重點轉向社交媒體行銷,然而經營好一段時間卻未見成效,無人like?無人討論…在盤算究竟做什麼內容才讓用戶願意購買時,不妨先看看以下3個有助攻破專頁粉絲心防的心理學戰術吧!
2018年營銷界100位影響力人物之一Shane Barker,他透過其獨家網紅營銷策略,以一年時間幫助一家在線健身業務從40萬美元增長到160萬美元,他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利用以下3種方法可增加社群媒體參與度、與忠實客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讓潛在消費者在茫茫專頁的大海中看到你:
互惠戰術背後的理念,是迫使受眾認為有義務參與品牌的運作,在社群媒體上使用互惠戰術,可觀察到受眾到底喜歡什麼,了解什麼樣的內容才能促使他們參與,提出回饋,甚至與朋友進行分享。
至於要選擇甚麼小禮物來換回應,許多商家在宣傳時會祭出價值昂貴的獎品,希望能夠吸引到廣大的消費者,然而這班人看到的只是獎品而非品牌本身,因此在設計贈品宣傳策略時不需要選擇過於昂貴的贈品,只要提供免費的試用、優惠券即可,因為不管最後要送什麼,目標是消費者對商品本身的反應。
換回應的方式亦可以分享貼文來進行,如向公開分享貼文的粉絲提供5%的折扣,或獲優先購買限定商品,或舉辦一個社群比賽,誰的貼文分享數、按讚數最多,即可獲得大獎等。
如果你在試圖建立與受眾之間的信任關係,不妨第一步先邀請受眾所信賴的意見領袖幫你「加持」,因為信任是影響社交媒體轉換率和參與度的重要因素。你不難發現,不如美妝品牌推新品時都會邀請知名美妝博主、髮型師和化妝師合作試用,發佈影片推薦,且在社群媒體散播,受眾埋單買的一部分就是專業口碑。
在打信任牌前,品牌要確定目標受眾崇拜哪一類型的意見領袖,建立潛在意見領袖的名單,研究其貼文表示,如按讚數、分享數以及評論內容,了解可以觸及到多少人群,甚至引發多少追隨者參與貼文的話題。
邀請選定的意見領袖後,向他們提供好處,再討論下一步引爆社群媒體參與度的策略,可以在其貼文、圖片或影片中談論你的品牌、產品,或在你粉絲專頁寫下他們對產品的意見,並邀請粉絲共享等。
當用戶從生活周遭已明顯感覺到品牌、商品的存在,便會產生情感連結,透過有意義的方式與社群進行互動可增加社群媒體參與度,而「笑」是形成強烈情感連結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研究觀眾喜歡什麼樣的幽默內容,可以分享感人的故事,或突顯品牌理念的貼文,不僅單純的分享、貼文,而是要關注社群對內容的反應、情緒,並加入對話回覆,引發後續其他用戶的響應。但請記住,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讚賞挖苦或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