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不少中小企業在計劃疫後復甦過程中均面臨多重挑戰,例如需求未明﹑供應鏈不確定因素﹑不斷轉變的客戶期望、員工和客戶的健康考慮等。中小企業佔香港企業約98%,聘用約45%的香港勞動人口[1] ,可見它們是推動經濟復甦的關鍵。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架構相對精簡,運作也較靈活,因此,中小企在應對市場出現極大變化時佔有較大優勢,能迅速適應新興技術並把握新機遇。 (本文為FedEx投稿,經Come Business 編審後刊登。)
全球消費者習慣已逐步改變,網上交易數量於疫情期間大幅增加。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已準備好迎接消費模式的改變。儘管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宅經濟」消費卻有持續增長跡象,為小型企業帶來了新機遇。
加速數碼轉型有助香港中小企業轉危為機,通過電子商貿打入全球市場,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接觸海外顧客。隨著業務擴充,企業將能夠透過多元化市場策略,以降低風險。
FedEx致力與企業客戶攜手合作,協助企業在疫情中加快恢復業務運作。我們推出了自動化託運解決方案及數碼工具,為客戶提供更大的便利之餘,讓他們能夠更專注於自身業務發展。舉例,FedEx電子貿易文件讓客戶在網上準備和提交清關文件,不但節省時間和紙張,更可協助清關暢通無阻。此外,透過FedEx Delivery Manager服務,電子商貿平台可讓他們的客戶在無需額外費用的情況下,依照喜好自訂收件時間和地點。
在這場危機中,企業必須鞏固優秀企業文化,增加員工凝聚力。因此,推行遠距工作等切合員工需要的人力資源政策,是維持員工投入度﹑工作滿意度和效率的關鍵。根據近日一項調查顯示,80%受訪者希望在疫情過後仍可每星期在家工作最少一天,而64% 受訪者認為遠距工作有助減低工作壓力[2] 。
FedEx一直視安全為首要考慮。在疫情初期,我們迅速成立了應變小組,為各種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未雨綢繆,保障員工和顧客的健康和安全。這包括為員工,特別是前線速遞員,提供個人防護裝備﹑實施彈性工作安排,以及制定應急方案。
創新已成為企業成功轉型及適應疫情在全球商業環境所帶來的影響的動力。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疫情成為了提升其適應能力和靈活度的催化劑,以應對未來顛覆。
隨著企業回應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他們更加須要獲得物流服務供應商的協助,透過其創新的運輸解決方案為業務增值。同時,這些解決方案必須具可持續性﹑高適應力﹑符合成本效益且顧及客戶對健康和安全的考慮。因此,物流服務供應商除了在供應鏈引入機械人﹑無人機送貨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外,加速發展數碼工具亦成為業界另一發展重點。
FedEx一直追求創新,並積極採用尖端技術來提升服務質素。FedEx送貨機械人Roxo運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和技術,提供安全和零碳排放的「最後一里」派送服務。FedEx最新硏發的SenseAware 技術能為貨件的位置和狀況提供近乎實時的監控,包括貨件的濕度、溫度和氣壓等。
自疫情開始以來,世界各地企業紛紛調配資源協助當地社區,支持救援工作。回饋社區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助企業與員工﹑客戶﹑合作夥伴和投資者建立長遠關係。
今年,FedEx與國際組織包括國際直接救濟組織、美國紅十字會及心連心國際組織合作,於全球運送了超過9,600件救援物資。在香港,我們為義務工作發展局的慈善計劃提供協助,運送數以百計抗疫物資給本地基層家庭。
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模式。在這新常態下,下一步的目標將會是開展復甦工作。面對營商環境不斷轉變,中小企業充分利用其高靈活度的優勢迅速作出回應,在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繼續發揮著關鍵作用。縱然眼前充斥種種不穩定因素,我們從過去數月可見,當企業能夠滿足顧客及員工的需求,業務將能穩健發展。
請瀏覽FedEx Business Insights網站獲得更多關於中小企業如何適應新常態的資訊。
Ref.
1 為香港中小企業提供的支援服務-工業貿易署
2 新型肺炎疫情下有關在家工作的研究調查 – 嶺南大學
關於作者:梁銘添為FedEx Express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自2009年6月起履任現職,掌管香港及澳門地區之業務,並管理超過1,400名員工,亦專責制訂及執行企業策略,協助拓展FedEx於區內的業務。梁氏自1996年加入FedEx,一直於工程及營運上擔當重要的管理角色,負責香港及大中華區的網絡規劃及基建發展,期間帶領FedEx完成劃時代的工程項目,包括1997年在新建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設立FedEx運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