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機器人技術於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是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讓市民在新常態下恢復社交活動。智能清潔技術能執行穩定、安全的消毒工作,在提升清潔效率之餘,同時大大提升場所和企業的公共衛生及安全標準。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 數據,過去幾年清潔機器人技術逐漸被廣泛採用,顯示全球智能清潔市場正持續增長。2016至2019年間,智能家居機器人的銷量估計達3,100萬部,其中96%為吸塵及地板清潔機器人 。
在疫情帶動下,智能清潔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將達至248億美元,而年均複合增長率則達22.8% 。鑑於市場對高效率及個人化方案的強大需求,國際智能清潔品牌均大力投資於技術研究和開發,本地產品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而出,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可謂至關重要。
同時,智能清潔行業對社會各界於疫情期間使用化學消毒劑的增幅表示關注。鑑此,業界開始就質素及安全機制重新定義,旨在於殺菌效能與負責任地使用化學劑量中取得平衡,致力尋求更安全的消毒替代品,以促進可持續發展。
目前,亞太區為智能清潔機器的領先市場,預計將錄得全球最高的增長率。截止2019年,新加坡在機器人密度的排名世界第二,每一萬名技工則有658名為工業機器人。至於日本作為機器人技術發展的先驅 ,疫情促使他們更進一步將技術應用到不同的實際需要。由於疫情關係,香港市民的公共及個人衛生意識有所提升,而清潔機器人亦有助為香港市場重拾信心。
同時,為推動清潔行業的未來發展,協作機器人(Cobots)陸續出現。有別於傳統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強調與人的互動關係。他們可善用協作機器人完成單調、重複的任務,把時間和專業知識套用於更專門、仔細的工作。
作為本地生物科技公司,鎧耀自2013年起專注傳染疾病研究,生物科技在應對疫情方面更扮演着重要角色。透過與行業領袖,如日本軟銀機器人、鐵路營業商等合作,我們期望充份運用各方專業優勢,以創新的公共衛生方案,帶領社會走進智能清潔新時代。
疫情持續變化,公共衛生安全將繼續成為政府、企業和市民的首要考慮。面對新常態,當務之急是恢復消費者的信心,確保他們在個人、商業及公共空間安然無憂。
(本文為鎧耀環境衛生科技投稿,經Come Business 編審後刊登。)
關於作者:何偉康先生
現為鎧耀環境衛生科技的首席執行官,鎧耀環境衛生科技是一家國際初創企業,致力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及防護設備,研發全方位的公共衛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