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本港持續肆虐,香港總商會最新調查發現企業在疫情下可維持時間,近半數(42%)受訪中小企、四分一(24%)受訪大型恐怕最多只能支撐6個月,當前面對的挑戰是「商業夥伴出現財務困難」和「外國制裁產生的不確定性。
香港總商會於今年8月11至15日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公司(36%)的營業額較疫情前大跌至少一半,當中中小企比率為6成,大型企業則為29%。受訪企業表示,「商業夥伴出現財務困難」和「外國制裁產生的不確定性」為當前面對的兩大挑戰。然而,中小企比大型企業較受「資金周轉困難」及「生意不足而被迫停業」 影響。
總商會數據圖表截圖
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中小企向來是香港商界的骨幹,對於目前眾多中小企陷入困境令人憂慮,他指最重要是政府與商界同心協力,確保這些企業可以度過難關。就政府早前推出的「保就業」計劃,總商會會員評價這是最有效的紓困措施,其次是向永久居民發放一萬元現金,以及對特定行業提供資助。
是次調查合共收回231份問卷,25%來自專業及商業服務業、15%來自貿易業。另外,59%的受訪公司為中小企,僱員人數少於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