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2021於今日公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政府財赤預計高達約3,000億元創回歸以來新高,今年的財政預算案重點在穩經濟、紓民困,透過逾12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緩解經濟下行及疫情打擊帶來的痛感與壓力,發揮資源運用的槓桿效應,盡力讓市民、打工仔和企業也受惠。
支持企業的措施:
1. 寬減2020/21年度100%利得稅,上限為1萬元,有關扣減會在今個課稅年度最終應繳稅款反映。
2. 寬減四季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每季上限5000元,其後兩季每季上限2000元。
3. 寬免2021/22年度的商業登記費。
4. 繼續寬減非住宅用戶75%水費及排污費8個月,每戶每月上限2萬元及1.25萬元。
5. 今年四月起,繼續寬減政府物業、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75%租金及費用,為期6個月。應政府要求而關閉處所租戶,可獲100%寬免。
為紓緩中小企資金周轉壓力,政府將延長百分百擔保企業貸款的申請期限至今年底,且提高每家企業貸款額上限至600萬元,延長還款期至八年,及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至18個月。
疫後經濟恢復措施:
1. 繼續透過「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科技券」、「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等,支援企業或生產商將研發成果實踐和商品化、使用科技服務提升生產力或業務流程,以及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
2. 分三年向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撥款合共3.75億元,資助開發虛擬平台以增強舉辦線上活動的能力及進行數碼化。
3. 所有政府表格和牌照申請,除非受法律或操作因素局限,於明年中可採取電子方式提交,以加快推動電子政府的工作,方便企業及市民提交申請、付款、領取牌照及使用政府服務。
4. 研發企業版「智方便」數碼身分認證平台和「商業數據通」,透過電子渠道認證企業身分,及讓商業服務營運商可在其企業客戶的指示及同意下,在平台上向金融機構提供客戶數據,以協助客戶申請服務。
5. 積極研究「香港法律雲端」,逐步推出談判、仲裁、調解及網上培訓等服務,以及分階段開發翻譯和智能合約等其他服務,以推動法律科技方面發展。
6. 向每名合資格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鼓勵及帶動消費。
7. 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15億元,分階段擴大資助地域範圍,以涵蓋所有與香港已簽署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的經濟體,並將每家企業的資助上限由400萬元提高至600萬元,支援企業充分利用投資協定提供的更佳保障,發展更多樣化市場。
8. 預留1.69億元用作繼續開展本地文化、古蹟和創意旅遊項目。
9. 預留7.65億元,支持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重振旅遊業。
10. 考慮恢復放寬本地遊旅行團的羣組聚集限制,及繼續和香港有密切經貿關係和疫情相對穩定的地區就「航空旅遊氣泡」進行商討及作出安排。
11. 投放額外資源改善郊野公園、提升康樂設施及優化海濱等。
12. 將推出大型海內外宣傳推廣活動,向全球多角度宣傳香港,吸引企業、投資者及人才來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