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業前景光明,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有獵頭公司調查發現,Netflix比Google更受技術人才歡迎;規模較小的科企吸引力或不遜於全球知名的科技大企,遙距工作更可望成為今後的趨勢。
美國科技獵頭公司Hired向逾4,100多名科技行業專業人士進行訪問,了解他們對不同科企的觀感與期望。今年十大最嚮往加入的公司,Netflix位列榜首,其次是GitHub,第三名才是去年榜首Google。 Hired發佈2020年科技人才最嚮往的企業排名,圖為上市公司(Public Company)的前20名。(圖片來源: Hired)
遙距工作可謂是今年職場最大的改革,據Hired最新公佈的「品牌健康报告」(Global Brand Health Report),近8成受訪者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遙距工作能加強職場多元性,例如在職家長可以藉遙距應用完成工作,使他們在選擇工作時有更大彈性,毋須因工作而遷居。 位列第二和第七位的GitLab和Twitter均為新入榜的,兩間公司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安排走得很前,前者是一間完全採取遙距工作的模式的科企,1,300名員工分布於全球65國家及地區。而Twitter就已宣布員工可永久在家工作。可見這方面的彈性政策與受歡迎程度不無關係。
職場改革,遙距留意「Zoom疲勞」
不過,遙距工作非一面向好,31%受訪者表示每天最多只能接受進行2小時的視像會議,13%更只接受1小時。Hired指出「Zoom疲勞」(Zoom fatigue)的現象,籲僱主在推行遙距工作時,須檢視視像會議日程,設法不讓僱員全日不停地進行視像會議。
報告提到部分規模較小的科企吸引力或不遜於全球知名的科技大企,如總部位於波士頓的iRobot與多倫多的Shopify,不過即使遙距工作或成今後趨勢,科技人才除了選擇有更高彈性工作外,亦會考慮企業在本土的聲望。
另外,種族平等成今年職場重要議題,企業的人才發展策略要與時並進,讓所有人才都能在職場工作時,感到企業是在支持他們。至於哪些因素會影響潛在員工對一間科企的觀感,有64%受訪者在選擇任職機構時,特別重視它是否對「多元、公平與共融」(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DE&I)的投入。
另一項有趣的發現是企業執行長的政治立場或會影響科技人才的應聘意願。例如Twitter與Square的執行長Jack Dorsey於今年公開表示政治立場及訂定遠距工作的政策後,Twitter從去年上市公司第15名攀升到今年第8名,而Square也攀升到第11名,Stripe執行長Patrick Collison在呼籲美國企業譴責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族的罪行後,非上市公司排名也從去年第9躍升到今年第4名。
最後,Hired建議,企業在薪酬結構與人事管理溝通要保持高透明度,才是吸引與挽留。而遙距工作政策亦不宜一刀切推行,因不同年齡層員工對疫後應否繼續遙距工作的意見落差很大,如較年長科企人才就較為抗拒回歸辦公室工作,近6成受訪者希望疫後每星期返回辦公室兩至三天,相信能提供較彈性選擇有助企業吸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