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多國實施限制市民社交距離的措施,部分地區更下令禁止食肆堂食或營業,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香港政府上周亦隨着第三度疫情爆發而一度敕令禁止堂食,令餐飲業無所適所。有調查發現,疫情下大多數消費者都重新審視在家用餐的重要性,其中香港更有77%受訪者指自己會更常在家用餐,其他市場如南韓、馬來西亞及越南亦有類似的趨勢。
根據全球測量公司尼爾森(Nielsen) 針對亞洲(中國、香港、南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台灣及新加坡)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香港消費者外出用餐的平均次數從每星期的3.70次下降至每星期的2.86次,可見對一些本地消費者來說,在外用餐被視為充滿困擾的挑戰,而外賣食物或在家煮食將會是2020年下半年的趨勢,並預期這類的用餐行為改變將持續。以下是調查發現在疫情爆發後的消費模式:
在家中用餐的傾向:
地區 | 家中用餐 |
中國 | 86% |
香港 | 77% |
南韓 | 62% |
馬來西亞 | 62% |
越南 | 62% |
泰國 | 56% |
台灣 | 54% |
新加坡 | 50% |
菲律賓 | 39% |
日本 | 30% |
印尼 | 20% |
外賣食物自取習慣
地區 | 外賣自取 |
香港 | 46% |
台灣 | 39% |
泰國 | 39% |
新加坡 | 37% |
南韓 | 37% |
馬來西亞 | 36% |
中國 | 24% |
印度 | 18% |
日本 | 18% |
越南 | 17% |
菲律賓 | 16% |
外賣送餐上門習慣
地區 | 外賣送餐 |
南韓 | 42% |
泰國 | 42% |
中國 | 37% |
香港 | 36% |
新加坡 | 35% |
台灣 | 33% |
越南 | 33% |
馬來西亞 | 30% |
菲律賓 | 13% |
日本 | 11% |
印度 | 8% |
另外,尼爾森香港在今年第一季度數據 (Nielsen Market Track),與去年同期相比,一些主要類別的銷售額有明顯的升幅,而戶外相關類別的產品卻有所下降:
非即食麵食 +67%
調味料 +23%
食用油 +20%
香口膠 -34%
小食棒 -17%
能量及運動飲料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