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好多人都試過在藥材舖櫃枱前輪「街症」,在眾目睽睽下與醫師談論病情,然後抱着大包小包中草藥回家煲苦茶,縱使不少人嫌麻煩,但中醫能治末病,加上行業年輕化,新生代中醫漸成氣候,行業逐步轉型。ComeBusiness專訪了90後中醫鄭天睿,分享他由專業到創業的過程。
走入東月中醫,地方小小,卻沒有藥材舖的影子,由裝潢到佈置均與西醫診所相似,就連百子櫃都不見,內設兩間獨立診症室,鄭醫師說:「傳統藥材舖睇中醫,排在後面的人都聽到你有咩病,如要做針灸或進一步治療,可能都只有一塊布遮住,我們希望保障病人的私隱,故設有獨立診室,病人可以暢所欲言。」
眼前的鄭醫師年紀輕輕卻滿有大志,他畢業幾年旋即走上私人執業之路,惟均缺營商經驗,故開業前做妥資料搜集和慎密計算,他曾經在日本生活幾年,會說日文,靈機一觸決定開拓日本人市場,故診所選址敲定黃埔,目前已有約兩成日本人客戶。另外,他本以全科診治,開業後瞄準婦產科和兒科,進一步修讀相關專業,讓他成功發展專科中醫診所。
東月中醫開業之初設於區內一個商場地舖,鄭醫師希望擴展更多服務,如針灸、推拿等治療,加上市民對私隱的重視,故遷往商業大廈,並只作預約服務,讓客人自主地安排時間而不用再輪「街症」。東月中醫尚未有分店,但鄭醫師隨家人開設東月草本,開發健康副產品,為病者提供天然治療方式,更有助診所的發展。